党史戏剧忆峥嵘,双语传唱润初心——双语音诗画《绣红旗》编创研讨活动

时间:2021-11-11 点击数量:

“The thread is long, the needle is dense, and the red flag is embroidered with tears……”(“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实践教学周期间,一堂特别的实践活动——双语音诗画《绣红旗》编创研讨会在学校锦绣楼小活动室拉开帷幕,活动由国际教育学院音乐党史学习教育主创团队的丁欢老师主讲,徐金航老师担任助教。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黄茜、教师代表李爽、尹梓君、李梦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本次研讨活动。

丁欢老师首先讲述了绣红旗故事的来源,这是《红岩》原著小说作者罗广斌的亲身经历。1949年10月7日,一些地区仍未解放,被关押在重庆白公馆监狱的罗广斌和一些革命志士得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们怀着美好的畅想,拆下了红色的被面,缝上黄纸星星,在狱中靠着想象秘密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先辈们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革命事迹和伟大革命精神深深触动了同学们。

随后,丁欢老师带领大家深入学习“声台形表”等表演知识,认真揣摩人物角色,纠正英文发音,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句歌词的演绎都反复推敲打磨,力求呈现出最佳的效果。丁欢老师强调,大家在表演过程中,一是要深刻体悟革命先烈的伟大革命精神,充分进入角色,体会江姐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死的崇高理想信念;二是要在举手投足间刻画、塑造人物形象,注重身段、指尖和眼神等方面的表现;三是要依托学校外语背景,用外语讲好中国红色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汲取强大精神力量。

同学们用极富穿透力的表演,生动立体地塑造了江姐这个革命志士形象,让尘封的历史人物鲜活重现。老师们也纷纷加入排演行列,她们带领大家纠正动作,提升默契度,带动大家为最后呈现出的完美作品付出努力。

(参演人员练习舞蹈动作)

最后,黄茜副书记谈到,丁欢书记编创的双语音诗画《绣红旗》,是将学习与实践深入结合,让历史和现实贯通,让党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深入脑海;是一种“沉浸式”的学习教育,走心走新、走深走实;是引导和激励广大新时代青年坚定信仰、砥砺前行的良好举措。同时,将红色经典歌曲以双语音诗画的形式呈现,让同学们将爱党爱国精神融入专业学习中,为践行好新时代外语人的责任担当贡献川外学子的力量。

国际教育学院采取党史教育与美育教育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了美育春风化雨润无声的育人功能,让党史在学生心中“活”起来。据悉,本次编创的双语歌剧《绣红旗》将会于12月26日在国际教育学院元旦晚会上精彩呈现,相信在学院音乐党史主创团队的带领下,同学们的合力排演下,双语歌剧《绣红旗》将会取得优异的成绩,让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