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老师”专题讲座新闻稿

时间:2020-09-18 点击数量:

 

 

本周五(9月18日)上午9:30在学术报告厅-B,教育学院举办“新时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老师”专题讲座,特邀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康世刚博士进行授课,教育学院副院长龙洋老师和刘耀老师,2019级、2018级、2017级本科生及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到场学生)

 

(到场老师和学生)

 

 

在龙洋老师对康世刚研究员进行了简单介绍后,康研究员对今天的主题展开了讲解。

 

首先,他以一些老师采取错误教育方式教育孩子的失败案例和摸球游戏的教学案例作为背景开场,引导同学们思考“教师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这一问题。

 

然后,康博士为大家介绍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从“教育个性化”、“教育权下放”和“教育质量标准化运动”三方面进行了解释说明。接着他从“学校特色”角度提出了“教师的四项专业发展需求”,强调教师要加强学科知识储备,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学会从课程忠实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加强学科课程建设和从“知识教学”到“课程育人”的转变。紧接着办学思路的四个特点,“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型”和“由提高考试成绩向提高教育质量转型”。并借此讲到从传统教育向现在教育转变需要做到以下四点:一、关注每一个学生;二、尊重学生的权益;三、以学生为主体;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供适合的教育。特别强调学生后天有多种类型的差异,教师应该平等对待学生并且尊重学生的人格。

 

 

 

(龙院长讲话)

 

 

 

 

 

(康博士展开讲座)

 

其次,康博士从多个角度说明了对新时期教师的要求。在校长能力方面,教师必须接受专业性面试;必须懂得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的塑造;必须懂得一些教育研究的方法;必须拥有现代教育的知识。在课程内容变化方面,教师必须丰富自己对学科史料等内容的储备;必须了解不同教材的特色;必须增强忠实执行或者调适教材的能力;必须把握教材的内容的特点和前后联系;必须读懂教材中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假设;必须在教学设计时体现学生的活动经验。在课程形态方面,教师应认识到不同课程形态的差异。在学习方式的特点方面,教师必须懂得每一种学习方式的利弊;必须学会使用每一种学习方式;学会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要知道各种教学方式的利弊;保证讲授启发式优势;提高组织探究教学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他并借周国平《职业和事业》一文,强调在大学里面应该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教师不仅应学好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具有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具有专业素养等等。

 

最后,以全体朗读“学生的心声:老师,我想对你说!”的方式,康博士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志愿成为教师的同学们提出了要学好普通话,学会板书,有所特长,多积累等建议。

 

讲座结束后,刘耀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刘耀老师认为康世刚博士的讲座十分用心,内容丰富,视角多样。康博士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值得老师和同学们借鉴,非常具有价值。接下来的提问环节,康博士回答了“对学生的个性和随性发展”和“选老师是侧重潜能还是专业技能”两个学生的问题。最后同学们和老师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达对康博士的感谢和高度肯定。

 

(刘耀老师点评)

 

 

 

 

 

 

(两位同学针对讲座内容提问)

 

 

 

 

文字:王一

 

图片:苏瑜

 

审核:李爽

 

教育学院学生会

 

2020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