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明德学堂第九期开讲

时间:2016-11-02 点击数量:

明德学堂活动会场

2016年10月31日重庆市教委高教处处长、西南师范大学蒋后强教授应教院之邀,来到四川外国语大学培英楼放映厅为新学期实践周的明德学堂做了题为“政策视角:创新教育漫谈”的主题报告。本次报告由王鲁男副校长主持。

王鲁男副校长主持

本次报告,蒋教授通过对国家各项现行政策的介绍与讨论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和工作经验,探讨了在政策视角下的创新教育及创业。首先,蒋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创新、创业教育兴起的政策背景:因为扩招以及转型升级的就业需求促成了创业教育的兴起,因为模仿时代的过去以及经济发展超越的需求促成了创新教育的兴起。此外,他还介绍了相关的国家政策的主要内容:专业对接产业和市场,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推动创新力发展,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紧接着,蒋教授讲解了创新、创业以及就业的关系,要求创新要从小事做起,如学好英语、计算机、写作等通识课程,强调了做好笔记对增强逻辑和记忆的帮助以及教育学对国家的贡献度,提出了从形成理念到发展为制度再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目标。

蒋后强教授作报告

其次,蒋教授将中国的古典文化以及英文单词相结合,阐释了教育的本质,即“教”是“上所施,下所效”,是塑造、工具及手段;“育”是“养子使作善也”,是本体、价值和目的,并且,他还向到场的各师生推荐了经典的《学记》,帮助深化对教育的认识,指出教育是成人到成才的过程。

接下来,蒋后强教授在讲解经济发展段论的同时,引出了创新是跟随国家发展进程而发展的结论,并通过《经济发展理论》罗列了创新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引起“革命性”变化,创造新的价值,揭示经济发展的本质,其主体是“企业家”。随后,他重点阐述了自己对创新教育的相关认识以及创新教育的相关内容,指出教育改革本身就是创新;要研究教会学生创新的方法,从理论发展到方法再深化为体系;强调学生要有不同的想法,并能付诸于实践。

最后,蒋教授深入浅出,将讨论拉回现实,分别讨论了创业以及论文写作中的创新,指出创业要孰能生巧,找到自身的价值;论文写作的本体要重视选题,理论思考来自于书本,但大部分要来自于自己的实践,写作的方法要着眼于如何解决问题,即解决本体的通道,具体过程则是从描述现实到找出现实存在的问题再到找出解决方案。

蒋后强教授现场答疑(1)

蒋后强教授现场答疑(2)

在王鲁男副校长上台做出总结后,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向蒋后强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蒋教授热情解答,向同学们讲解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教育教学教材进行思维和知识构建,推进生产,完善管理方法,最后形成协同育人平台。本次明德学堂也在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下落下了帷幕。

蒋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通过新奇的政策角度向教院师生介绍了创新的相关内容,使在场师生无不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学堂现场

2016年10月31日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